你的幸福,是否仅限于朋友圈?

作者:发布时间:2016-03-09浏览次数:200

  也许你没意识到,自己每天都在不自觉地威胁着自己的幸福。这些威胁会不知不觉地将乐观向上的你打入阴郁的深渊。我所说的威胁,就是社交媒体。我们总是拿别人修饰过的生活图片来与自己的生活做对比,然后觉得自己简直糟透了。社交媒体在让我们进行无障碍交流的同时,夺走了我们对生活的满足感,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请你乐观一点,要知道,社交媒体上从来没有完整的故事,那些凌乱吵杂的部分总是不为人知。就像是朋友刚发了一张她和新生宝宝的幸福照,可从照片中你看不到正处于产后忧郁期的她;同事丰富的社交生活照也不会告诉你缺乏自信的他有多痛苦。

拿生活来作比较永远都是件危险的事。而拿自己的生活与别人PS过的生活相比,则更会让你落入莫名的恐慌。

  为了拯救你于恐慌之中,是时候来做个现实检查了。你的生活状态真的有那么糟吗?和真正快乐的人的生活比较一下,你的幸福指数也许比自己想象的高。那么真正快乐的人都是怎样生活的呢?

1.为他人的胜利欢呼

他们的认知里没有“贬低他人,成就自己”的概念。事实上,看着他们关心的人成功让他们感到开心。快乐的人喜欢看到别人的快乐。

2.他们有很多放松自己的方法

无论是跟朋友煲电话粥、写日记、出门散步、上健身房甩汗,还是单纯地冥想,他们的“压力急救箱”中绝对不只有一种工具。

3.他们对已有的感到知足

佛说,一切痛苦源于欲望。他们总是愿意接受当下所处的生活。尽管也会有想要的东西,也会努力地去得到些什么,但如果是太过抽象或不现实的事物,他们很清楚,即使得不到也无所谓。

4.他们更愿意解决问题,而不是担心害怕

忧虑就像仓鼠轮子,向我们索取大量的能量,可却不能让我们向前迈哪怕一步。未知的改变使积极快乐的人感到振奋:他们也许会害怕,但是这只会刺激他们主动采取行动。

5.他们很健忘,特别是对自己的事

他们不会为了一些寻常的错误,花过多的时间斥责自己或者他人。快乐的人都富有同情心:他们能够看到大局,并且理解人类的脆弱。

6.他们好好睡觉

他们总能很快入睡,不在代表忧虑的仓鼠笼子上耗费精力。心情的愉悦带来优质的睡眠,而反之亦然,优质的睡眠也是得到快乐的基础。睡眠对于健康与幸福感真的太重要了,“好好睡觉”应该是所有人的首要任务(除了那些刚成为父母的人,可即使这样,也还是要抓紧一切零碎的时间休息)。只有在我们陷入深层睡眠的状态时,身体里的“环境管理员”才会出来为我们做日常保养,清理体内的垃圾。我们也才有精力迎接新的一天。

7.他们很爱笑

无论是看到一个止不住笑的孩子,还是网上的新段子,他们都会忍不住发笑。他们很能享受当下的乐趣。

8.他们与快乐的人交朋友

他们的朋友圈里满满都是快乐的人。远离爱抱怨,爱批判他人,愤世嫉俗的人们。他们的世界是为乐观、热情的人准备的。享受并热爱生活的朋友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正能量。

9.他们真正深爱着一些人

对方是谁都无所谓——无论是孩子,孙子外孙,爱人,父母,还是校园时期最好的朋友——他们真诚地爱着对方,接受对方。快乐的人很愿意全身心投入地爱一个人,即使这意味着很容易受到伤害。

10.他们期待特别的事

不仅是像豪华游轮体验或者是一张百老汇的入场券这样的事,快乐的人同样期待与各种各样的小事件相遇:每天清晨泡咖啡时的水声和弥漫开来的香味;和老朋友的一次晚餐约会;甚至是放肆地看一整天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对未来拥有积极的态度是快乐的人的一个明显特征。

11.他们在孤独的时候也能保持微笑

没有所谓的社会道德,也没有所谓的竞争。只是对拥有私人空间的愉悦。快乐的人能够享受独处的时光。

12.他们总能在生活中得到一些满足感

或许是一些他们写下的,创造的,画出的,甚至是构想的东西;或许是他们在生意,家庭,或者学业上取得的成就;又或许是从疾病中康复。无论是什么,这些小事带给他们长时间的满足感——一种完成了某件值得骄傲的事的感觉。快乐的人储存并积累自己的成就,而不是愧疚和羞耻情结。

13.他们抱着感恩的心

不只是感恩那些赐予我们的事物——居所,饮用水,健全的大脑,生活本身等等,更能在那些很可能出大错,但却安然度过的事情上看到无限的希望,感谢有后路可退的自己。因此,他们非同寻常的远见促使他们脚踏实地地向前进。

14.他们不为小事动怒

他们选择是否战斗。他们会为了不正义,暴力,过度自恋而生气,但是如果是服务员忘了送水,这种事就算了吧。

15.他们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

生活中,真正有远见的人知道要照顾好承载灵魂的容器。即使他们不是那么健康,也从不放弃照顾自己,永远不会亏待自己的身体。他们也许正忍受着疼痛,或者患有某种慢性疾病,但是他们依旧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努力地成就自己最理想的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下次你在社交网站上看到他人的“完美”生活时,请先用上几秒冷静一下自己。想一想这十六条生活态度,你的生活似乎也不是那么糟,不是吗?

终审人:教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