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为深入学习并实施国家“三下乡”政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同时传承文化瑰宝。在滁州学院的积极号召下,2023年7月3日滁州学院八名23级学子共赴明光市探索非遗剪纸文化,在教科院储昭兴老师的带领下共赴赴明光文化馆,明光剪纸非遗传承人朱炳南老师工作地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滁州明光市非遗剪纸——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瑰宝
明光剪纸作为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重要分支,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独特。这一艺术形式最初由朱曹氏之母创立,后通过家族传承得以延续和发展。在明清时期,随着纸张的普及和民间艺术的繁荣,剪纸艺术逐渐成熟并广泛流传于城乡之间。明光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在滁州地区尤为盛行。明光剪纸集南方剪纸的精巧、玲珑与北方剪纸的深厚、豪放于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它运用多种折剪、写实和叙事等表现手法,将“真草隶篆”等中国书法艺术嵌入其中,形成画中有字、字里套画的独特风格。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人物、花鸟、庭院、戏曲及寓言故事等多个方面。这些作品不仅追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效果,还以绚烂又朴素的手法营造一个温馨宁静的世界。
方寸之间,千年传承现代思想碰撞火花
七月三日下午,我们八人共聚在滁州市汽车站期待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正式开展,经过时间的磨炼,我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踏上这开往文化绽放地的大巴。车上大家热烈讨论着各自所知道的剪纸知识,分享着剪纸经验,我们拿出几张A4纸和铅笔,心中的想法渐渐从话语中越到了洁白的纸上,相信在不久的时间后它还可以从呆板的简笔画变成灵动的剪纸艺术。随着大巴上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探讨声逐渐变小,共同达成内敛文笔的一致决定。
经过大巴转单车再转步行,我们小分队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明光市文化馆。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活动的预热准备,流程计划,调查问卷,采访笔录联系当地媒体和非遗传承者朱炳南老师进行商议交流等工作,所以朱炳南老师对我们的到来非常的开心并对我们表示热烈欢迎。随后朱炳南老师打开了精心准备的非遗剪纸PPT跟我们进行互动讲解,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明光剪纸文化的发展和历史传承。明光剪纸源于朱炳南母亲朱咏梅老师太奶奶那一辈,一直传承至今,朱炳南老师也是从小就接触明光剪纸,并为传播明光剪纸文化而不断的努力。非遗剪纸在滁州明光市的传承保护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非遗剪纸保护机构,组织对传统剪纸艺术的传承、修复和保护工作。在朱炳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许多老师的作品,也了解到了每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着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愿望。同时,我们也对老师展开简单的采访,更加深刻清晰的了解老师对于明光剪纸的态度以及未来的发展和创新。
在交流之后,朱炳南老师与我们进行了剪纸技术上的互动。对于像我们这样初入门的剪纸小队,老师详细地把剪纸的顺序、方法、注意事项都一一说明。我们实践小队也没有辜负朱炳南老师的信任,并且确实把心中想法剪了出来。
与朱炳南老师学习之后,我们小队继续参观了明光文化馆,并通过工作人员,继续深入的了解明光剪纸文化发展的过程,同时积极与当地媒体进行宣传与合作。实践小队开始了整理工作,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视频剪辑等工作,并开会讨论分析实践成果,并且开始撰写实践心得和调研报告,队员们也相互分享了自己此次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队内氛围和谐融洽。
火花散,意义显
暑期实践让我们实践小队认识到明光剪纸是一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它通过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要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加强对这项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讯员:陈瑜,初审:刘雨)
终审人:王芸